流浪的那两年多的日子,让元安充分见识到民生疾苦。
哪怕他们绕过了水患发生的城池,哪怕他们一路上都走的官道,所到之处都是肉眼可见的贫瘠、困苦。
他们行事低调,每过一处都尽量不惊动当地官员,虽然行踪无法完全保密,却也有憨直的官员不怕他们见到实情,根本毫不遮掩。
也是这样流浪的日子,让殿下心里更多负重,让他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,毫不拖沓的从旧帝手中接过这烫手山芋,并且甘之如饴。
崇徵(zhēng)元年,殿下即位,史称燕贞帝,是燕朝最后一位皇帝。
崇徵崇徵,寓意重新争取,可挽大厦于将倾哪能如同想象般顺利。
风调雨顺也就罢了,内忧外患之下,民不聊生,国库空虚,想做些什么都寸步难行。
夜已深,各宫早已落锁,而殿内仍是灯火通明。
元安还似从前一般,低声劝诫:“陛下,更深露重……”
“公公辛苦,速去休息。”燕帝头不抬,手不停,听见个开头便简洁明了的打断后续。
“谢陛下体恤。”
元安没辙,不再多言,只在心里思忖:明日定要将皇后娘娘请来殿里,兴许陛下还会早睡几刻。
但这个想法终究没机会落到实处。
第二天一早,元安才服侍完陛下更衣,就被委以重任。
“我与公公自幼亲厚,距今已有二十余载日月,公公待我不薄,宛若我的左臂。”
“现在我难以抽身,不知公公可否代我走一程,前往河东请舅舅出山,旁的人我信不过。”
哪儿是信不过,请老将军出山,其他人没这个分量。
元安去,就相当于燕帝亲至,是一场体面的逼迫,老将军没推脱的托辞。
元安怎么会不应呢?
就算是上刀山、下火海,他也认了,更何况是走这一程。
这可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啊,看着他一步步登临高位,看着他一日日心力交瘁。
元安这样的“清高”太监,也是会心疼的。
当日午时就启程去请老将军了,去的时候万事顺利,返程时一路上乌云密布,狂风呼啸,跟在身边的小徒弟说:“大公公,看这天气晚时恐有暴雨,不若就近休息。”
老将军也派人来劝,赶路不必急于一时。
元安心里不好的预感催着他向前,但看天色确实不易赶路,无奈之下只得暂且落脚。
暴雨来势汹汹,一连断断续续下了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